返回 请求确认债务人行为无效纠纷 主编

请求确认债务人行为无效纠纷是指债务人进入法院破产案件审理程序后,管理人或债权人对债务人实施的特定行为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该行为无效的民事纠纷。

根据《企业破产法》第21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的民事诉讼,只能向受理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提起。因此,请求确认债务人行为无效的诉讼,应由受理债务人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管辖。这类案件虽然与债务人破产案件关系密切,但争议的法律关系、诉讼标的都相对独立,应作为破产案件以外的民事诉讼案件单独受理。

请求确认债务人行为无效纠纷,应注意与破产撤销权纠纷、请求撤销个别清偿行为纠纷相区别,区别主要体现在债务人的具体行为和法律后果方面。根据《企业破产法》第33条的规定,涉及债务人财产的无效行为主要有两类,一是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二是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债务。这两类行为的共同点是债务人的主观恶意明显,即使行为有相对人,该相对人也普遍存在与债务人恶意串通的情形,且相对人对财产不享有合法权益。债务人实施这两类行为必然会导致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因此应认定其自始无效。而破产撤销权纠纷和请求撤销个别清偿行为纠纷针对的是债务人在进入破产程序前一定时期内以有偿或无偿的方式转让或放弃财产权益的行为,这类行为虽然有悖于破产程序公平受偿的价值取向,但债务人不一定具有逃避债务的恶意,并且行为的后果也未必会导致债务人财产的减损,因此,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不应认定其为无效。  

还应注意的是,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等行为,可能是事实行为,而非法律行为。通常情况下,对于事实行为法院不作出是否有效的认定,但由于破产程序中债务人实施的这类行为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接受财产的相对人没有合法依据占有该财产,因此,法院可以认定该行为无效并判令财产占有人返还财产。  

 在破产程序中,债务人的财产应由管理人接管,追回债务人财产属于管理人的职权范围,因此,管理人可以作为原告提起这类诉讼。债务人的行为实际损害的是全体债权人的利益,在管理人不作为的情况下,债权人也可以起诉至法院。

《企业破产法》(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三条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无效:

(一)为逃避债务而隐匿、转移财产的;

(二)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的债务的。


请求确认债务人行为无效纠纷系有关债务人的纠纷,依据《企业破产法》第21条的规定,应由受理债务人破产申请的人民法院管辖。

在适用本案由时,尤其要注意其与破产撤销权纠纷、请求撤销个别清偿行为纠纷的不同。区别主要体现在债务人的具体行为和法律后果方面:破产撤销权纠纷和请求撤销个别清偿行为纠纷针对的是债务人在进人破产程序前一段时间内以有偿或无偿的方式转让或放弃财产权益的行为,被撤销行为自始无效,但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被撤销前不应认定其为无效;请求确认债务人行为无效纠纷针对的是债务人实施通过隐匿、转移财产和虚构债务或者承认不真实债务的行为导致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因此应认定其自始无效。

根据该规定,对债务人财产的无效行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发生该行为的主体是开放的,可以是债务人、管理人或者债务人财产的其他保管人等。(2)客观行为上表现为隐匿、转移财产和虚构债务、承认不真实的债务(3)对行为发生的时间没有限制。对上述无效行为发生在破产申请受理之前,还是发生在破产申请之后,或者是破产程序终结之后,没有限制性规定。(4)破产程序属于执行程序,对隐匿或者转移的财产,管理人可以直接追回,必要时请求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措施。



法律法规0

法律法规0
司法解释、部门规章0
地方法规、司法文件0
其他0

典型案例0

最高院(检)指导性案例0
高院参考性案例0
公报案例0
普通案例0

办案指引0

法官评析0

法律文书0